研究生教育

辰羲留言 | 贡献2022年6月16日 (四) 00:2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简介= 早在1927年(民国16年)五月,浙江省务委员会曾通过设立浙江大学研究院计划案,后因研究院规模大、需费多,又决定...”)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简介

早在1927年(民国16年)五月,浙江省务委员会曾通过设立浙江大学研究院计划案,后因研究院规模大、需费多,又决定暂缓设立。同年七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在浙江成立。次年又改名为浙江大学。
1939年(民国28年) 7月,教育部令浙江大学成立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和理科研究所数学部,另建史地教育研究室。同年9月浙江大学迁至广西宜山,将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
1941年(民国30年) 8月增设工科研究所化学工程学部。同年,数学部、史地教育研究室、化学工程学部共招收研究生17名。
1942年(民国31年) 4月,浙江大学搬迁到贵州,扩大研究机构规模,成立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学部,研究所增至四个。同年8月,浙江大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同时增设理科研究所生物学部。
1946年(民国35年) 底教育部颁布《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后,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和各研究学部的共同努力下,改组原各学部为史地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化学工程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生物研究所计5个研究所,并积极筹建新的研究所。截至1949年2月,又先后增设了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以及人类学研究所,共5个研究所,另有1个史地研究室。
从1941年到1949年,国立浙江大学有11个研究所、室招收研究生,共招收研究生125名,毕业的研究生46名。
50、60年代,浙江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电机、机械、土木等系的14个研究方向,先后培养了三年制的研究生50余名。

指导教师

史地研究所 张其昀(所长) 叶良辅(代所长)
史学:向达 张荫麟 顾谷宜 陶元珍 陈乐素 谭其骧 李絜非
地学:叶良辅 任美锷 黄秉维 涂长望 张其昀 刘之远


中国文学研究所 [[]](所长)
人类学研究所 [[]](所长)
教育学研究所 郑晓沧(所长) 孟宪承 俞子夷 陈立 王倘 朱希亮 潘渊 王承绪 吴志尧 沈有乾 赵端瑛 陈学恂 周淮水
数学研究所 苏步青(所长) 陈建功
物理研究所 [[]](所长)
生物研究所 贝时璋(所长) 谈家桢 罗宗洛 孙宗彭 江希明
化学研究所 [[]](所长)
地理研究所 [[]](所长)
化学工程研究所 李寿恒(所长) 刘馥英 苏元复 吴征铠 侯毓汾
农业经济研究所 吴文晖(所长) 沈文辅 许道夫 罗凤超

学生

参考早期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