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尧圭(1923- )
龚尧圭,1923年11月出生。湖南湘乡人。1948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解放前先后在绍兴浙光中学和湖南湘乡仁谋中学任教。1950年3月入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1957年8月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嗣后于1958年9月又调人杭州大学物理系,先后担任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科技英语、群论及高等统计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85—1988年期间,培养了凝聚态理论方面的硕士研究生3名。1989年3月退休。
在长春所从事x射线结构分析及金属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东北地区各厂矿的生产提供数据及资料,先后完成的研究工作有:石墨中非晶态碳含量的研究、球墨铸铁的金相研究。马氏体(Martensite)的相变研究及冷作铜热处理过程物理系中的再结晶研究等。
在50年代,由于工作需要,龚尧圭的研究工作主要在有关固体物理和金属物理的实验方面。从60年代起,研究方向转到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以统计物理为重点)中的数学问题上,主要著译有:《x射线探伤的原理与实用》(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内部资料)、《x射线结构分析》(科学出版社,1958年)、《日语讲义》(邮电部522厂资料)。曾发表论文5篇,先后登载在《东北科学研究所报告》、《杭州大学学报》和《Joumal of Physics,Series 》,其中(Non—damping acoustic plasmons in quasione.dimension-I org,mic materials)一篇,获199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等奖二龚尧圭在社会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他曾担任过中国物理学会浙江分会理事。在1980~1981年期间,应邀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学一年,效果良好,受到邀请单位的赞扬:1988年,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理论物理中心(ICTF)进行访问和工作.在共形场论及其他与理论物理有关的数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