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坤
Gao Kun
1942年11月出生,江苏南通人。1965年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毕业后,考入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曾在江西省气象台担任天气预报员多年。1978年调入杭州大学地理系任教至今。1987年和1992年曾先后两次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参加合作研究,为期共四年。1994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浙江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和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大气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教学工作方面,高坤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天气学原理”和“中高纬天气学”,并自1990年起结合学科发展,新开设“计算机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课程,以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于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开设“天气分析、诊断、模拟软件”和“中尺度气象模拟”等研究生课程。
高坤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的分析、预报和数值模拟的研究。他曾参加“七五”国家重点项目“海表大气风场和气压场数值预报”,负责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建立。合作完成了“强对流飑线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和“各种气象分析模式资料对污染物长距离输送预测能力的验证评价”等课题,在中β尺度数值模拟方面作出了较突出的工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近年完成了“八五”国家攻关项目“边界层物理过程对暴雨系统的影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小尺度大气风暴动力学及其预报理论研究”;目前承担了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的子专题,对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中的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试验研制。
高坤多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论文有:Nu-merical Simulatiion of an Intense Squall line dur-ing 10- 11 June 1985 PRE- STORM. Part I .Model Verification,Monthly Weather Review,Vol.117,No.5(1989);Numerical Simulation ofan Intense Squall line during 10- 11 June 1985PRE- STORM.Part II.Rear Inflow,SurfacePressure Perturbation and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Monthly Weather Review,Vol.117,No.9(1989);Mesoscale Momentum Budget in a mid-latitude Squall line:A Numerical Case Study,Monthly Weather Review,Vol.118,No.5(1990);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Analyses,Simulations,and Long-Range Transport Calcula-tions Using ANATEX Surface Tracr Date.Journalof Applied Meteorology,Vol.29,No.12(1990);《对流加热在梅雨暴雨系统中的作用》(《中国科学》1986年第7期);《梅雨锋上中间尺度扰动的模拟试验》(《大气科学》1987年第3期);《华东中尺度地形对浙北暴雨影响的模拟研究》(《气象学报》1994年第2期);《非绝热物理过程在模拟飑线系统中β尺度结构中的作用》(《气象学报》1994年第3期);Pre-dictability of Mesoscale Upper-Level Vortex,12thConference on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Analysi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