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伯增
Qian Bozeng

1936年9月出生,浙江嵊州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随后分配到浙江省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1962年5月至1963年10月转到省委组织部工作,1963年10月至1979年3月被调整入省公安厅。1955年被评为省级机关优秀党员、青年活动积极分子。1979年3月回杭州大学地理系城市规划专业任教。1989年到杭州大学新成立的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继续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
钱伯增在杭州大学执教期间,为杭州大学城科系、经济系、浙江林学院开设“工业布局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导论”等课程。此外,还给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举办过“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土地利用问题”等专题讲座。
钱伯增10多年来先后承担许多科研项目,诸如: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对辽宁重工业基地调查研究、浙江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研究、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级课题研究。近年来,与浙江省土地局等单位共同主持过国家土地局下达的《乡镇企业用地定额指标的研究》,开展了《上海浦东开发对毗邻的杭州北岸的影响》的新颖课题,主持省科委下达的浙江省建制镇建设条件评价研究,并受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等邀请,开展对城市形象领域的新研究。
近年来,发表论文20多篇并主撰专著2本。发表的主要论文:《乡镇企业与节约用地》(《中国土地》1990年第3期);《上海浦东开发对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的影响》(《经济地理》1992年第12卷第1期);《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和节约用地》(《经济地理》1992年12卷第3期);《论建设中国山水城市规划与实践》(《建筑学报)1984年总第312期):《龙泉市经济研究》(《经济地理》1994年第14卷第5期);《论建设龙泉森林旅游城市》(《经济地理》1995年第15卷第3期);《乡镇企业空间集聚优越区位的选择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第16卷第2期);《金华市城市形象设计的理想模型》(发表于《改革与发展》,后被转载于《地区形象理论与实践》一书,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论城市形象建设》(《经济与文化》1996年创刊号);《台州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1期)。
主要的专著两本是:《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和《西南城市发展与建设》。两书于1990年和1991年相继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由于在科研上有较大成果,曾获有关部门多次嘉奖,如:《浙江省海岸带资源综合项目研究》,获198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项目,获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建制镇建设条件评价》项目,分别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优秀奖;《上海浦东开发对杭州北岸滨海地区的影响》一文,获全国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区域经济理论会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