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蟾(1901-)浙江缙云人。国民党员。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军医处中校科长, 后国民政府国防部联勤总部军医署办公厅主任。

赵蟾先生,乳名桂丹,字镜辉,生于一九0一年十一月,浙江省绪云县壶镇后塘人。 毕业于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今浙江医科大学前身)。
一九二五年,先生出任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军医处中校医务科长。一九二七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先生为实现济世救人之凤愿,乃坚辞军职,服务地方,出任上海崇明医院院长。一九二八年,张群任上海市市长,闻先生学术优异,即任命为上海市卫生局技正兼沪南卫生事务所主任。在任九年,成绩卓著,深为局长瞿某所器重。一九三七年,上海当局为改善卫生统计、行政等工作,委派先生赴美进修业务。旋返国,适值“八.一三”抗战军兴。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先生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毅然再度从戎,重返军旅,为国效命。
初任国民党申央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中校科员,继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兵站卫生处-等军医正副处长,后调任陈诚的第九战区兵站卫生处一等军医正副处长。一九三九年,升任处长。一九四0年,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其办理卫生勤务颇著勤劳,晋升为军医监待遇。
自一九三九年十月至一九四一年冬,日寇名将冈村宁次的十一军曾三度进犯长沙,业欲切断我浙赣线。我以薛岳为司令长官的第九战区为主力,曾同日寇进行了三番较量,终于击溃了日军。先生亦参与了这三次“长沙会战”。其间,建树尤多,荣获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寇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到一个月,日寇攻下东南亚广大地区,益入侵缅甸,声言将与希特勒会师中东,妄图实现共同主宰世界之美梦。日寇在席卷东南亚之际,又企图切断我仅存的唯一国际交通线一一滇缅公路,使我无外援,迫使我当局就范。为了遏止日寇的狂妄野心,中、美、英、苏等二十六国很快结成联盟,在华盛顿签署了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即二十六国公约)。我为履行联合宣言中的应尽义务,为保护滇缅,中美英联合组织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统帅,史迪威将军任参谋长。我国迅速成立军委会,组成远征 军。一九四二年二月,我十万远征军陆续进入缅甸,与盟军协同在中印缅战区对日作战。
一九四二年,先生调任该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军医监参议。先生参赞机枢,深为后勤部长俞飞鹏赞许,曾多次传令嘉奖。一九四三年,先生调任蒋介石委员长昆明行营兵站卫生处军民监处长。
鉴于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失利,中美英于一九四三年十月又发动了第二次缅甸战役(也称缅北反攻战)。我当局为慎选人才,一九四四年一月,遂调先生任中国远征军〈亦称滇西远征军〉兵站卫生处军医监处长。因其业务熟练可以顺利处理一切事故,仍令兼任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参议。先生在远征诸役,包括强渡怒江战斗、滕冲、龙陵战斗、芒友会师,都身先士卒,亲冒弹火,指挥抢运伤病兵员。是役历时一年有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我和盟军歼灭了日军两个师团的大部及另二个师团的一部,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我得到了外援,也给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沉重打击,彻底粉碎了日德会师中东的企图,先生亦有力焉.因参战功,先生荣获光华甲种一等奖章。
一九四五年, 中美联合作战,抗击日寇期间,先生又被调任中国陆军总部后勤司令部卫生处军医监处长,兼任军政部军医署卫勤司副司长。在职间,协助美方工作,日夜不倦,废寝忘食。
日寇无条件投降,兵站机构渐次调整。先生调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四补给区卫生处军医监处长。
一九四六年,奉派赴美考察卫生行政工作,历经南北美洲。明年三月,返国,从事著书立说。政府念其勋劳,先后授予“忠勤勋章”、“胜利勋章”、“抗战纪念章”。美国政府以其协助作战战功卓著,亦授予“自由勋章”。
旋先生出任中央军医署办公厅主任。时先生适值壮年也,后乃时局变迁,先生兄弟携老母、家小侨居海外,历年三十有七矣。
先生长子震炎,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图书馆长。次子震鲤,肄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服务于重庆汽车制造公司,任副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