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英 (1920一 )
笔名林因、林獍等。著名自然科学史家。1920年5月3日生于浙江临海括苍麓的一个小村镇。高中就读于浙大高工电机科,1939年2月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1942年毕业。是中国核弹工程的奠基者之一王淦昌的学生。在校学习时曾组织科学团体,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毕业后,曾去桂林任中学教师,兼《科学知识》月刊编辑。桂林沦陷后,于1945年回浙大物理系任助教直至1949年。1949年初任杭州市青委学生部长。1952年调中国科学院,负责全院出版物的政治审查和《科学通报》编辑工作,任室副主任,并先后兼任计划局、编辑局和学术秘书处支部书记,负责科学院对外宣传工作。1956年调新建的哲学所研究自然辩证法,并负责编辑《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翌年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还乡从事农业劳动,历时20年。1978年回科学院,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20世纪科学史和科学思想史研究。1980和1981年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常务理事。1981年被评为研究员。主要译作有:林赛和马杰瑙《物理学的基础》;编译:《爱因斯坦文集》3卷本,《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合编),[奥]弗兰克《科学的哲学》等。主持编译的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是迄今最全面的爱因斯坦思想资料。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的主编之一。
许良英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的自由民主进步事业,由于他追求自由民主的努力和活动,获得2008年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萨哈洛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