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报恩
Shen Baoen

1935年出生,江苏苏州市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杭州大学化学系任教,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担任过六年教研室主任。1986年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晋升为教授。
沈报恩为化学系和生物系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中级物化实验技术”、“化学文献”、“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研究方法”以及“高等物化”等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撰写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在《化学教育》、《高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鉴于生命科学在当代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国内又缺乏适用于生物学科的物理化学教学用书,他广泛收集了国内外资料,编著了《生命科学中的物理化学》一书,在介绍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密切联系生化过程,内容包含生物能力学原理、酶反应机制、生物大分子性质、分子光谱及其生物应用等。该书的特色是物理化学基本概念阐述简明、严谨,在生物应用与介绍近代概念方面结合实例,深入浅出。该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
在科研工作方面,沈报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科委、省教委等多项研究项目。其中一项获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其中包括生物与药物分子的光谱电化学研究,蒙脱石化学修饰电极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电解合成、电镀等应用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均撰写成学术论文,共40余篇,多数发表在全国性重要化学期刊上,如:《化学学报》、《高校化学学报》、《化学通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等期刊,有3篇发表在国外学术榜刊物(SCI)上。在发表的论文中有3篇被评为省人事厅与省科协优秀论文二等奖,4篇为三等奖。代表性的论文有:The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ationic and anionicdye-clay modified electrode,《Electrochimica Ac-ta》 Vol.39,No.4,p257(1994);Optical andSpectro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Indigo-Carmine,《Zeitschrif t fur Phvsikalische Chemie》Vol. 173, P.251(1991);“蒙脱石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特性”,《化学学报》Vol.51,P.1070(1993);“阳离子艳蓝光谱电化学研究”,《高校化学学报》Vol. 15 , No . 3, P , 543(1994);Spectro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neutral red,《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 8, No. 1, P33 (1992) ; “靛蓝胭脂红复相电子及应动力学”,《物理化学学报》Vol.8,No.4,P.476(1992)。
沈报恩多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其中一次出席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1995 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ngress of Pacific Basin Soci-eties,两次参加在北京召开的“Proceedings ofBeij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instrumentalanalysis”。 1989-1990年去德国Kiel大学作学术访问研究,独立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德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学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