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同
Song Xiaotong

1934年10月出生,江苏泰州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55年至1958年任教于防化学院。1958年后在杭州大学物理系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应邀访问日本东京国立高能物理实验室(KEK)及东京大学、大阪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1986年及1988年曾先后两次应邀赴西欧及美国多所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及大学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工作。宋孝同曾先后被聘任为多所国内外大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员,以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核和粒子研究所高级顾问。并曾任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约评审员。现被聘任为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Senior Associate Member、美国科学研究会、高级科学学会、纽约科学院会员。1994年后入选美国马尔奎斯的《世界名人录》、《美国科学家及工程师名人录》等。
在教学工作方面,宋孝同曾先后为物理系本科生开设了流体力学、固体理论、数理方法、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粒子物理等基础课程,为研究生开设量子场论、高能物理、群论等专门化课程及“场论和粒子物理”专题讨论班,教学效果良好。1981年起招收研究生,先后有8名硕士生毕业。1984年曾发起并组织召开国内首次全国性的“粒子物理唯象讨论会”,会议对提高全国粒子物理水平有良好影响。
宋孝同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粒子散射、强子结构模型、束缚态场论。并在强子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获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获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奖。他先后在国内外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论文有:A New Phenomenological Potential forHeavy Quarkonium,Z.Phys.C34(1987);Vec-tor-Pseudoscalar Mass Splitting and γ —η_o MassDifference,Phys.Rev.D40(1989);Off-ShellEffects in Quasielastic Electron Neucleus Scatter-ing,Z.Phys.A341(1992);Model Calculationsof Nucleon Structure Functions,Phys.Rev.D49(1994);F/D Ratio in Hyperon β Decays and theSpin Distribution in the Nucleon,Phys.Rev.D54(1996);Polarized Structure Functions g2 inthe c.m.Bag Model,Phys.Rev.D54(1996)。其中“重夸克偶素的新唯象势”的提出,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重视,至今仍被利用。“准弹性散射中的离壳效应”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进展。最近发表的“核子结构函数的模型计算”等论文亦已受国内外同行重视。
另有译著两本:《实用量子力学》([德]S.Flugge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基本粒子与对称性》([英]L.Ryder原著,科学出版社,1983年)。1984年编著《粒子物理引论》教材(上、中两册,杭州大学出版社),受到全国多所高校有关教师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