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和坤
Xia Hekun
1935年11月出生,江苏丹阳人。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从事部队文化和政治教育。1959年9月入杭州大学政治经济系专业学习,1960年提前毕业。1961年至196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班学习,毕业至今一直在杭州大学任教。1992年晋升为教授。
夏和坤先后在杭州大学政治系、经济系,财金系和金融与经贸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旅游外汇与信用和对外经济学等课程。曾任政治经济学、旅游经济、国际金融教研室主任和财金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负责并参与编写《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浙江人民出版社)、《马列经典著作选集》辅导教材和撰写《美国经济》、《日本经济》等专题讲义。1987年开始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联合招收国际金融硕士研究生,开设了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和《资本论》第三卷等课程。
1976年以来,夏和坤从事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近年出版的专著和合著有:《旅游外汇与信用》(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5月),《对外经济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外向型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12月),《中央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等。
夏和坤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与利用外资方式的选择》(《世界经济》1992年第7期),《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与我国的对策》(《国际金融研究》1991年第11期),《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世界经济文汇》1992年第4期),《利用商业贷款,发展特区经济》(《特区金融研讨会论文选》,1986年),《国际共同基金市场的发展及其对策》(《东北国际金融》1992年第5期),《关于加强外债管理的几个问题》(《国际金融研究与实务》,1991年),《经济开放与金融改革》(《浙江学刊》1984年第3期),《国际资金的动向和我们的对策》(《浙江金融》1986年第10期),《关于适度利用外资的几个问题》(《浙江经济》1987年第4期),《亚洲“四小龙”金融市场》(《金融管理与研究》1990年第4期),《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管理》(《浙江投资》1991年第2期)。此外,夏和坤参与和主持了浙江省社会科学“七五”和“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即《浙江省长期资金市场的发展》和《90年代浙江证券融资研究》。
上述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科学研究中,有两项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即《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利用外资方式的选择》、《关于加强外债管理的几个问题》;两项分别获华东国际金融学会一等奖和二等奖,即《国际共同基金市场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及我国的对策》;两项获省金融学会二等奖,即《论外向型经济的金融环境》、《国际资金的流向和我们的对策》。
夏和坤还担任了一些学术团体的职务,主要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华东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浙江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和浙江省城市金融学会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