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泉
Liu Yunquan

1936年7月出生,江苏省无锡县人。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前身)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任中文系助教(1964年担任越南留学生教学工作一年),1986年5月晋升副教授,1992年12月晋升教授。任职期间,一直从事现代汉语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侧重语法、修辞、词汇。出版专著一本,参与教材、词典编写五种(《现代汉语》、《中学语文多角度解析》、《中学语文教学实用大全》、《中国汉代诗词》等),发表论文30余篇。曾两次获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专著《语言的色彩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从语言学、文学、社会文化学等多角度,对色彩词的词义和结构的产生、发展作了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考察和研究,被学术界认为是文化语言研究的新成果。
刘云泉发表的主要论文,语法方面有:《文法革新讨论及其意义》(原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后收入张万起《马氏文通研究资料》,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现代汉语几种语法体系比较》(上、下)(《语文战线》1981年第1、2期,后摘要转载于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第1期内参);《要确定观察事物的立脚点—文学作品中语段构成的要素之一》(原载《语文战线》1982年第5期,后收入田小琳《句群和句群教学论文集》,新蕾出版社,1986年12月版);《语素研究四十年》(《语法研究和探索(七)》,《中国语文》杂志社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l2月版)。修辞方面有:《语体的新手段—王蒙意识流小说的语言特色》(原载《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2月,后收入《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意识流小说的语言标记》(《语文学习》1985年第12期);《修辞的形式和语境创造》(《修辞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87年10月版);《唐诗中的配色》和《色彩对仗的表达方式》(《修辞学习》1988年第1、4期);《何立伟小说语言实验的得失》(《语法修辞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版)。词汇方面有:《鲁迅小说散文中的异形词》(《语文战线》1979年第6期);《现代汉语构词中的前正后偏式》(《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色彩·色彩词与社会文化心理》(原载《语文导报》1987年第6、 7期,后编入《语言·社会·文化》,语言出版社,1991年4月版)。刘云泉研究的课题较注重语言学内部之间的联系,也注重语言与邻近学科的联系;既追求理论上的深度,又在材料上力求翔实、严谨。目前研究的重点是词汇语义。
任教期间,开设过基础课“现代汉语”,选修课“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任硕士生导师后,开设的研究生学位课程有:“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修辞学”、“语义学”。自1991年来,已有5个研究生毕业,在学的还有6个,1998年底可相继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