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荪
HeJiasun

1942年11月出生,江苏常州人。1945年其父母奉派去上海从事地下工作,遂随迁上海居住,直到高中毕业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64年毕业于该校档案学系,同时考入外交学院外事调研班(西班牙语)为研究生。1967年10月分配到浙江省人委外事办公室工作。1971年2月调到浙江图书馆书目参考部从事书目编辑和科技情报咨询工作。1982年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参与创办档案学专业。1988年评聘为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获西班牙政府外交部文化与科学关系总署颁发的外国学者研究奖学金,赴西班牙从事研究工作和讲学三个月。现任杭州大学历史系档案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档案学会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档案学会理事兼学术部主任、浙江省社科规划学科组成员。
何嘉荪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学和中外比较档案学的研究和教学。近年来撰写的论文有30余篇,大部分在《档案通讯》(双月刊)等国内最高级别的档案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有:《加强档案工作,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档案学通讯》1984年)、《档案信息的组织》(《中国档案》1986年)、《论档案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与结构体系》(《国家教委与国家档案局合编的《档案学理论新探索》论文集,1986年档案出版社出版)、《全宗理论新探》系列论文四篇(《档案学通讯》1988年到1989年连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档案学通讯》1991年至1992年连载)、《档号与档案信息处理》(《中国档案》1992年)、《关于“主、客体全宗论”的思辨》(《档案学通讯》1992年)、《全宗问题理论基础辨析》(《档案学通讯》1993年)、《深化对文件运动规律的研究》(《档案学研究》1995年)、《中国与西班牙立卷归档鉴定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档案》1996年)、《对来源原则的新探索》(《档案学通讯》1996年)、《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合理吗?》(《档案学通讯》1996年)、《“文档一体化”路在何方?》(《档案学通讯》1996年)。
以他为主编写、翻译的教材和专著有:《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档案管理技术实用教程》(档案出版社,1986年)。另外,还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持编定的《文件与档案管理规划》报告选编和《国际档案术语词典》(英、汉、法、荷、德、意、俄、西八种文字)的编译工作;与傅荣校合作的专著《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也即将问世。
1996年9月,何嘉荪参加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并作了题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综合性档案教材之间的差异》的讲演,向国际档案界介绍中国档案学界和他本人的学术成果,受到好评。
上述成果中,《档案信息的组织》获中国档案学会(即国家档案局)优秀成果二等奖;《试论档案的主题标引》(《档案学通讯》1981年)和《加强档案工作,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获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对我们的启示》获浙江省档案学会一等奖。《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获浙江省优秀教材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