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校顺

辰羲留言 | 贡献2019年8月17日 (六) 00:0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2010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主要从事片上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的制备及其...”)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2010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主要从事片上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的制备及其在集成光子学器件、光力学、宇称-时间对称光子学、非线性光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2014年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2015年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7年入选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B 层次。已在Nat. Photon.、Nat. Commun.、Phys. Rev. Lett.、Appl. Phys. Lett.、Opt. Express.、Opt.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引用1300余次(Google Scholar)。

https://eng.nju.edu.cn/2e/f8/c4935a14309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