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 1.中科院院士、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学家 男,汉族 1946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籍贯 安徽省绩溪县主要学历 1967年复旦大...”创建新页面)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中科院院士、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学家 | |||
<br> 男,汉族,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
男, | <br> | ||
<br>科研简介<br> 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株)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确定了植物弹病毒负责细胞间运动的蛋白。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阐明了利用人工小RNA抵抗植物病毒侵染的新策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1987年以来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
<br> 承担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与植物抗病途径的相互作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重要微生物病原的致病机理及植物抗性的分子机理”;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RNA沉默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毒基因工程研究”、“水稻黄单胞菌全基因组小RNA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等。 | |||
<br> | |||
<br>人物经历 | |||
<br>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 | |||
<br>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 |||
<br>1968年-1978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 |||
<br>1978年-1986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br>1979年-1981年,比利时国立Gent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修。 | |||
<br>1985年-1988年,在美国Rockefeller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 |||
<br>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
<br>2004年-2011年,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
<br>2006年-2011年,英国Leeds大学访问教授。 | |||
<br>2006年-2010年,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 | |||
<br>200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 |||
<br>2008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
<br>2011年,任第五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 | |||
<br>201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20年7月4日 (六) 16:14的最新版本
中科院院士、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学家
男,汉族,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简介
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株)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确定了植物弹病毒负责细胞间运动的蛋白。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阐明了利用人工小RNA抵抗植物病毒侵染的新策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1987年以来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承担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与植物抗病途径的相互作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重要微生物病原的致病机理及植物抗性的分子机理”;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RNA沉默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毒基因工程研究”、“水稻黄单胞菌全基因组小RNA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等。
人物经历
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1968年-1978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78年-1986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9年-1981年,比利时国立Gent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修。
1985年-1988年,在美国Rockefeller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2011年,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2011年,英国Leeds大学访问教授。
2006年-2010年,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
200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2008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1年,任第五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
201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