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随机
最近更改
特殊页面
社群首页
参数设置
关于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免责声明
国立浙江大学维基
搜索
用户菜单
创建账号
登录
查看“冯怀珍”的源代码
←
冯怀珍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冯怀珍 Feng Huaizhen (1921一 ) <br>1921年10月出生,河南唐河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50年后任浙江师范专科学校、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地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杭州大学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198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二、三,四届理事,中国海洋地质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中国海岸与河口学会历届理事、浙江省环境学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浙江省海洋学会理事、名誉理事。现任中国海岸河口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东海海洋)编委。冯怀珍50年代一直从事大学本、专科的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教学工作。60年代以后以讲授海岸动力地貌学为主。80年代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教学中。除以课堂教学为主外,重视野外实习,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探人理解和实际分析能力的训练。 <br>冯怀珍与国内院校合作编写了高校教材(地貌学),参与了任美锷教授主编的(Modemsedimentation in Coastal and Nearshore Zone ofchjna)一书部分章节的编写,与人台译了<海滩过程与沉积作用>一书,同时还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台合作)。其代表性论著有:<浙江省天目山自然地理概述)、<论人类活动对小流域地面径流影响的程度问题)、(浙江近岸浅海沉积>、(全新世浙江海岸变迁与海面变化)等。上述论著曾受到有关专家重视并为一些著述所引用。 <br>冯怀珍重视现场调查与生产实践.建国以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与省内的建设项目的前期调查研究任务,其中主要有50年代初受国家水文总局委托的“新安江水电开发比较方案的调查研究”.此项研究确定了现在已运行的一级开发方寨。60年代初受国家海洋局下达的关于选址建立“浙江淤泥质海岸定位观测站”的要求,设站工作,获得了连续三年三个海滩站位每年两个季节各~个全潮周期的水文、泥沙和地形测量的宝贵资料,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海洋局领导及国内同行的赞许。70年代中,接受浙江省科委的任务,对北仑港区域进行了数次水文泥沙测验、地形测量和地貌调查,完成了《北仑港址评价)一书的编写,对北仑港的开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浙江省政府、省科委及国家交通部的奖励。80年代,依据省科委的任务,对舟山本岛野鸭山岸段进行了包括水文泥沙测验和岸线变迁历史研究等的建港自然条件调查,为该岸段建港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返回
冯怀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