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梅:修订间差异

添加48字节 、​ 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陈福梅(1920- )
陈福梅(1920-1997)
<br>陈福梅,女,1920年11月4日(旧历)生于浙江省乐清县大荆镇隐处岙村。九岁时,随父离家赴南京、南昌等地求学,1939年返回家乡,在台州中学读完高中,次年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1942年进浙大遵义总校,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44年9月至1945年2月在重庆化龙桥电讯机械修造厂工作;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在浙江大学化工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47年9月至1948年8月,在英士大学任助教;1948年9月至1949年8月,在家乡中学担任一年中学教师;1950年10 月至今,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以及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以后,一直在该校火工品专业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1年1月退休,退休后被聘为学校力学工程系顾问教授。
<br>陈福梅,女,1920年11月4日(旧历)生于浙江省乐清县大荆镇隐处岙村。九岁时,随父离家赴南京、南昌等地求学,1939年返回家乡,在台州中学读完高中,次年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1942年进浙大遵义总校,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44年9月至1945年2月在重庆化龙桥电讯机械修造厂工作;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在浙江大学化工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47年9月至1948年8月,在英士大学任助教;1948年9月至1949年8月,在家乡中学担任一年中学教师;1950年10 月至今,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以及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以后,一直在该校火工品专业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1年1月退休,退休后被聘为学校力学工程系顾问教授。1997年4月15日不幸病逝,享年76岁。
<br>是中国高等院校火工专业的创始人,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火工品专业方面的技术骨干。从事专业工作期间,曾先后担任国家教委博士生导师初评委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火工品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军用火工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火工烟火学会名誉委员、兵器部科技委员、爆破器材学会常委、《爆破器材》学术杂志编委、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br>是中国高等院校火工专业的创始人,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火工品专业方面的技术骨干。从事专业工作期间,曾先后担任国家教委博士生导师初评委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火工品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军用火工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火工烟火学会名誉委员、兵器部科技委员、爆破器材学会常委、《爆破器材》学术杂志编委、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br>1944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专业实战和教育工作,其中在高等学校工作四十余年,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雄厚,专业研究比较深入,研究面比较广。
<br>1944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专业实战和教育工作,其中在高等学校工作四十余年,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雄厚,专业研究比较深入,研究面比较广。
56,67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