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歌咏队:修订间差异

大小无更改 、​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8行: 第8行:
<br>2)有几位校外乌鸦、艺专有三人,杭高有三四人;
<br>2)有几位校外乌鸦、艺专有三人,杭高有三四人;
<br>3)几位级友[[王凤棲]]、[[蔡恒芳]]、[[许昌昆]]、[[何鼐]]、[[叶开文]](化工系1948届);
<br>3)几位级友[[王凤棲]]、[[蔡恒芳]]、[[许昌昆]]、[[何鼐]]、[[叶开文]](化工系1948届);
<br>4)此外还有[[陆希舜]]、[[钟昆福]]、[[任杏芬]]、[[许乔翰]]、[[殷小沉]]、[[黄志坚]]、[[王昌荣]]。
<br>4)此外还有[[陆希舜]]、[[钟昆福]]、[[任杏芬]]、[[许乔翰]]、[[殷小沅]]、[[黄志坚]]、[[王昌荣]]。
<br>
<br>
<br>《乌鸦歌选》的编印和发行
<br>《乌鸦歌选》的编印和发行
<br>1947年11月起,《乌鸦歌选》开始发行,初意不过是供队里练唱用,人手一册,比较方便,只印了二百多份。发过后剩下几十本,人们来要就给,很快就发光了,还有人不断索要。二期增到三四百本,练唱时发出一百多,剩二三百本,不料还是应付不了来讨要的。后来人们建议不如扩大印数,收取工本费,这样,有适当经济来源,使歌选发行量不受经济限制。欧观群接受了意见,将印数扩大到六七百份。除了练唱自用一百三十份,其余五六百本分别放到求是桥头和工学院大门口,按每本收工本费一角(个别某期篇幅多时一角五),无人售货。不料也是一天就卖得一本不剩,人们还是找上门来买。他只好双手一摊,因为刻印出来的蜡纸,最大限度也只能用平网推印到这种数量了。好在不久学生会买来了一部轮转油印机,歌选印量随即提高到千份以上,最多到过一千三百份,这才满足了需要。当时校本部有学生一千四百多,看来当时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学对歌选有共鸣。令人难忘的是同学们对歌选的关心和爱护,每次放出去的无人售货歌本都是一分不少地收回工本费,歌选出版发行得以顺利进行。
<br>1947年11月起,《乌鸦歌选》开始发行,初意不过是供队里练唱用,人手一册,比较方便,只印了二百多份。发过后剩下几十本,人们来要就给,很快就发光了,还有人不断索要。二期增到三四百本,练唱时发出一百多,剩二三百本,不料还是应付不了来讨要的。后来人们建议不如扩大印数,收取工本费,这样,有适当经济来源,使歌选发行量不受经济限制。欧观群接受了意见,将印数扩大到六七百份。除了练唱自用一百三十份,其余五六百本分别放到求是桥头和工学院大门口,按每本收工本费一角(个别某期篇幅多时一角五),无人售货。不料也是一天就卖得一本不剩,人们还是找上门来买。他只好双手一摊,因为刻印出来的蜡纸,最大限度也只能用平网推印到这种数量了。好在不久学生会买来了一部轮转油印机,歌选印量随即提高到千份以上,最多到过一千三百份,这才满足了需要。当时校本部有学生一千四百多,看来当时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学对歌选有共鸣。令人难忘的是同学们对歌选的关心和爱护,每次放出去的无人售货歌本都是一分不少地收回工本费,歌选出版发行得以顺利进行。
<br>歌选出版有选歌、原料采购、刻蜡纸、印蜡纸、装订、发行等工作。刻蜡纸先后由蒲代植和[[秦万春]](现名秦汉)同学负责,其余我一手操办。一般都在学生会里进行,每当我在忙活时,在场总有乌鸦来帮忙。因为一百多乌鸦队员各个院系都有,总有到学生会办事的,看见乌鸦头在忙活,就自动上来了。欧观群经手从一期出到第十期为止。
<br>歌选出版有选歌、原料采购、刻蜡纸、印蜡纸、装订、发行等工作。刻蜡纸先后由蒲代植和[[秦万春]](现名秦汉)同学负责,其余我一手操办。一般都在学生会里进行,每当我在忙活时,在场总有乌鸦来帮忙。因为一百多乌鸦队员各个院系都有,总有到学生会办事的,看见乌鸦头在忙活,就自动上来了。欧观群经手从一期出到第十期为止。
56,67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