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革命名城遵义有感
.沈家楠
三去革命名城,感慨万千。但因事隔多年,记忆不多,只留
下些点滴回忆了。
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中去遵义的,那是1939 年春
天。浙江大学在抗战伊始,从杭州而建德而江西泰和而迁到广西
宜山。立足未定, 1939 年2 月5 日来了个我们称之为“光荣洗
礼”的大轰炸,日本飞机18 架在宿舍区投掷了118 颗炸弹。只有
一个宿舍命中,着了火。可是说来也怪,我们却都安然无恙。接
着,龙江旁的山顶上一个、两个灯笼是经常出现了(一个灯笼表
示空袭警报,两个灯笼表示紧急警报),不得不在江边山洞里过
日子。挨到冬天,日本进犯广西南面的|·万大山,国民党军节节
败退。为了防万一,学校再次内迁,来到了革命圣地遵义。遵义
且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但那时房屋破旧零散,要容纳一个大学
确也不容易。学校分散在新、老城两地。两城间横跨一大桥。记
得去老城还要经过一个黑洞洞的城门洞(东门)。上课在新城何
家巷3 号。我们住在老城遵义师范学校,每天来回奔走。初来时
还引起了不小的矛盾,但终于安定下来扎在毕业前有几件事是
值得回忆的。一是参加“大家唱”,学习进步歌曲,这对被称为
“老夫子”的我,倒也是个创举; 二是参加反对大学统考的斗争。
大学统考是在我们这一届(41 届)才新提出来的。记得首先是
在重庆的中央大学掀起反统考风潮,浙大立即响应。我第一个签
名,反映了对旧社会的不满,这对“书呆子”的我也是-… -件难得的
事。但后来经老师们的劝解还是参加了统考。为了此事耿耿F
怀,所以在举行毕业典礼的那天避不参加,到遵义北边的桐梓的
一个工厂去参观了。回来时翻越委山关,从天未亮意到天黑, 63
公里,走得精疲力竭,也可算是少年盛事了。
第二次是在贫病交迫中去遵义的。那是1943 年冬天。我是
1941 年电机系毕业后去桂林原资源委员会所属中央无线电厂工
作,每天E作达12 小时。由于本来身体不太好,积劳成疾,不
得不请假了。大约请了三个多月假,工厂经理来个留职停薪。试
想那物价飞涨的年月,停薪意味着什么?在旧社会,一个大学毕
业两年的知识分子,遇到疾病便走投无路.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我单位有一位1960 年毕业的大学生,一来就生病,一病28 年,
至今国家养起来吃劳保。新!日对比,终究还是社会主义好。
在桂林期间,承同班同学周颂德夫妇的照料,病体稍好,立
即搭便车北上来遵义投奔姐姐姐夫家。但那年月人人都有困难,
总得找个工作糊口,但又不能太累。在母校王国松老师和沈尚贤
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给我安排个助教职务,同学毛振琼、顾贻训
夫妇担负了大量我份内的工作,才算渡过了难关。我才他们是衷
心感谢的,但王老师和毛振琼同学已经故世了。我只能继他们的
遗忘,努力为社会主义祖国做贡献,以报答他们的恩情。
在这期间,由于身体不好,深居简出。偶尔沿湄江而南,穿
过蓬门第户,到郊外小丘上晒晒太阳。为了增加些营养,连冬天
唯一的一件大衣也卖掉了。买药也是挑三拣四,要仔细看清药的
成分的百分比才买。总之,我是在贫穷中挣扎。
在这期间,学校实验室曾发生遭遇火灾的不幸事件。在那财
政拮据的当时,好不容易建筑起来的房屋毁于一旦,对大家、特
别对王老师等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
1945 年8 月15 日,我在学校的收音机里收听到了日本投降
的消息,立即奔走相告。街上不久也听到了鞭炮声。我同房的金
梵音先生对我说:“这两年来我第一次看到你的笑容。”真的,这两
年来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八年抗战的胜利,确实带来了莫大的喜
悦,可谁知道还有三年临娩前的阵痛呢?随即我就离开了遵义。
第三次是在1981 年冬天,相隔第二次己30 多年了。我去遵
义梅岭化王厂参加某型号的定型会。我是解放后才知道我住过这
么久的遵义竟是这么个重要的城市。由于遵义会议才扭转了乾
坤,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记得在1960 年夏天,我在北戴河海
滨碰到雪可书Ji校长。他对我说,遵义变化得很大了,有机会去看
看。这次终于有机会去看了,这是多么高兴的事。到了遵义,首
先是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瞻仰了烈士陵园,深感革命胜利来
之不易。一条宽阔的大马路出现r ,两旁高楼柿比,这真是做梦
也想不到的。我特地去访问了遵义师范学校。地址是没弄错,但
房屋全是新煌的,只在后面我们原先住的宿舍处还依稀留下了一
些痕迹。何家巷3 号没有找到。原先我住的新城中营沟3 号,门
前原是一条羊肠小道,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只见到几幢高楼大
厦。问问路人,谁也不知道,大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窑从
何处来”之感。变化实在太大了。那一年,我刚从美国考察回
来,距我离开美国也相隔30 多年了。以芝加哥为例,作个比
较。我觉得那里除了增加了个别摩天大楼外,看不出有多大的变
化。使人感到惊讶的是:可口可乐从30 年前的5 分一瓶→跃而
为5 角一瓶,一涨就是10 倍。相形之下,我们的物价鼠也涨了
些,但总的来讲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相信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
义必能为社会主义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会变得更好更美。
(本文作者:航夭工业部研究员,浙大电机系1941 届毕业生)
《三去革命名城遵义有感》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