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盛事铸辉煌 ——浙江大学西迁湄潭记略

陈 邡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前言:

一九三七年秋,日军侵略战火你漫中华半壁河山。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毅然举校玲迁,穿越江南六省,跋涉五千余里,于一九四零年初抵达遵义、湄渾、永兴。定居办学七年。在国难当头,战乱頻仍、物质极其匮乏的年月里,竺可桢先生倡导“求是”学风,广纳名师髦士,浙大汇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代精英。他们胸怀报国之志,力克千难万险,辗转播迁不废学业,环境艰危奋进不息。师生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创累累科研成果,培育一代蜚声中外之求是学子,使浙大嵘起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被誉之为“东方剑桥”。与此同时,亦为穷乡僻壤之黔北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种子,对日后遵义、湄潭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甚巨,乃功盖千秋,泽及后世。尤当年浙大师生与遵湄人民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于今传为佳话。为弘杨“求是精神”,彰浙大爱国育人之功,励后人创业不忘教育为本,故建此陈列馆,以资来者鉴焉!

一九九零年七月

的确,正如前言所说的,人们怎能忘记这段难忘的历史呢?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随着芦沟桥的一声枪响,宣告八年抗战的开始,同年浙江大学也开始了她十年流亡办学的艰难生涯。同年8月14日,杭州战势紧迫,11月,为了继续坚持学业,积极抗日,竺可桢校长率领全体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历尽艰辛,几经周折,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并在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使浙江大学由一所地方性大学崛起为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赢得了“东方剑桥’和“民主堡垒”的声誉。这在中外高等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浙大在遵湄办学七年,对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对黔北地方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一彪炳千秋之文化盛事,进一步弘扬“求是精神”,湄潭县政府于1990年充分利用刚修复好的县文庙建此陈列馆。今年5月,值浙江大学百周年校庆,为进一步搞好我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湄潭县政府拨出专款五万元对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进行重新布展。整个展览以竺可桢教育思想贯穿其中,分为“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浙大爱国民主运动”、“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湄杭情谊深”等七个部分。观看整个展览使我们了解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8月〗3日日寇进攻上海,威逼杭州,为了积极抗日,不废学业,9月中旬,浙大一年级新生首迁西天目禅源寺。是年U月初,日寇在距杭州100余公里的金山卫金公亭登陆。12月中旬,南京失陷,杭州局势危急。浙大师生满含悲愤,怀着眷恋之情被迫离幵西子湖畔继续向西迁移。1938年1月,师生步行到达江西吉安,一面复课,完成期末考试,一面派人到泰和准备校舍。一个多月后,全体师生分水陆两路迁至泰和。在泰和期间,浙大师生抗日热情很高,开展了许多抗H活动。竺可桢夫妇率先捐献了他们的结婚戒指,学生自治会发起了给前方将士捐献棉背心的活动。6月下旬至7月初,江西北部的马当、彭泽相继失守,泰和也不是安全之地。因此,浙大不得不再次筹划西迁之地。于是,学校立即组成迁校委员会,竺可桢校长亲自出马。7月3日,竺可桢在武汉找到教育部部长陈立夫,陈同意必要时浙大可再次迁校。为了寻觅校址,竺校长从长沙到广西,寻找合适地点。7月23日,他在桂林得知校中催他回去的电报,其中有他夫人张侠魂患痢疾的内容。7月25日,竺校长急行回到泰和,在浙大长堤上见到了等候在那里的竺梅、竺安、竺宁。因为没见到竺衡就问:“衡儿在哪里?”竺梅呜咽着说:“衡没得了。”竺可桢听后惊呆了,眼泪簌簌流下。他赶紧回到家中,看到夫人因患痢疾卧在床上,身体十分虚弱。竺可桢走到床前探问,张侠魂说她真怕再见不到他了,还问衡儿的病情怎样?(家人怕刺激她隐瞒了竺衡已病逝的情况)竺可桢强忍着悲痛抚慰夫人。8月3日,张侠魂不幸逝世。半月之内,竺可桢强忍接连丧妻失子的创痛,仍然力疾从公,坚持工作。8月10日,浙大教职工为张侠魂举行追悼会,师生们看到竺可桢校长憔悴的面容,全场鸣咽。9月15日。葬夫人和竺衡于泰和松山。

由于战事影响,7月25日起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8月13日,被迫再次西迁。一部分师生步行,一部分师生从水路运送教学仪器于10月到达广西宜山。师生到达广西宜山后,首先遇到的是疟疾的威胁,浙大师生自来此后患疟疾者已达三分之一,其数量相当惊人。同时,也常遭日军的空袭。除此之外吃、穿、住、行都非常困难。一位学生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那时候学校除了借用县城里的文庙以外,就用竹子搭的一些大草棚,开初,我们的‘教室’只是在草棚里挂一块黑板,同学们站着听课,肩膀上用鸡肠带斜挂上一块木板记笔记,学生寝室也是草棚,夜间自修没有课桌,我们常常站在板凳上,在双层床的上层床板上,就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做习题。吃的方面,……饭,好象是够吃的,只是菜,少得可怜,不够分配。食量大的同学,到最后只能吃光饭。但是,师生们皆以苦为乐,情绪高昂,勤奋教学,抗日宣传活动也很活跃。”

1939年11月起,广西的战争十分紧张月15日,日寇在广西南部沿海的龙门港登陆。11月25日,广西南宁失守,竺可祯面对这一现实悲愤不已。一再长吟陆游咏邓艾赴蜀的诗句:“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1940年1月9日,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同意浙大迁贵州,于是浙大正式全面迁校。时值隆冬1到处雪淞冰凌,浙大师生历尽千难万险才抵达贵州。由于遵义到湄潭的公路尚未竣工,以及湄潭、永兴的校舍须增建。所以决定一年级学生暂时在贵阳青岩居住和上课。6月初,浙大农理学院和师范学院理科迁到湄潭,年底一年级也由青岩迁至湄潭永兴镇。至此,从1937年9月起至1940年2月定居遵义、湄潭、永兴止,浙江大学历时两年半的西迁历程,途经浙、赣、粤、湘、桂、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的西迁暂告一段落。实践证明这一抉择是明智的,使浙大得以在相对安静的黔北山区赢得了七年的宝贵时间,保存和培育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并使浙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40年1月,浙大迁到贵州后,文学院、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的文科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的理科设在湄潭,一年级新生在永兴。

浙大在遵湄办学七年,学校规模仅有文、工、农三个学院16个学系,教授、副教授70人,学生512人。1946年,浙大复员返杭,发展为7个学院、27个系、1个研究院、4个研究所、5个学部、1个研究室、1个分校、2个先修班及一所附厲中学,另有工场11所、农场有地300亩,有教授、副教授201人,在校学生2171人。

浙大初来湄渾时,物价比较低廉。但亊隔不久,物价猛涨,许多教授都难以维持生计。苏步靑教授一家八口破庙安身,生活困难,吃番寒蘸盐巴过日子,并在庙前开垦出一块约半亩的荒地种蔬菜用于添补生活。工作条件就更艰苦了。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先驱、氢弹之父王淦昌在回忆录中写道:“抗战时期的湄潭,学院没有电灯,用桐油灯照明。”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博士(当时李政道在永兴读一年级)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在浙大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物理实验是在破庙里做的,教室和宿舍就在两个会馆里。白天到茶馆看书、作习题,泡上一杯茶,目的是买一个座位,看一天书,茶馆再闹也不管。”尽管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可浙大师生胸怀报国之志,紧紧牢记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一坚强信念。教学科研成果累累。“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专著7种,在微分几何研究上,开创了一个新堍界,被国际数学界称为“浙大学派”,与美国、意大利两个学派鼎足而三。陈建功的三角函数研究、王淦昌的中微子研究、周厚复的原子理论研究、卢守耕的水稻育种研究等享誉世界。这些科研成果并不是在设备先进、资料充足的科学殿堂里取得的,而是在破庙陋室中。没有电灯照明,没有电炉加温,没有温室等设备,条件十分艰苦,甚至有时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取得的。因而,英国的科学协作代表团团长、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家李约瑟博士曾于1944年先后两次参观浙大。1944年10月22日到浙大参观时,原定参观三天,可李看后认为可看的东西和论文甚多,再延后,结果29日才离校。他对浙大在这样艰苦条件下的学术空气之浓,师生科研水平之高十分惊叹,称浙大为“东方剑桥”。他回国后于1945年10月27日出版的《自然》周刊上对浙大作了高度赞扬:

“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的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研活动的一片繁忙紧张的情景。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在参观陈列馆中,还可使我们了解到竺可桢先生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为浙江大学的崛起的光辉奋斗历程。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所说: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一名忠诚战士。他一生奋斗、一生求是、一生为国为民服务,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在陈列馆中,我们还可看到在西迁时期,浙江大学蓬勃发展的爱国民主运动。“黑白文艺社”、“战地服务团”、“反总考斗争”和“倒孔”运动的情景历历在目。使我们了解到了在浙大任教和从浙大毕业后的〗00多位在中国科学院、工程学院任两院院士的科学家的生平以及他们在各条战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了解到了今日浙江大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八十年代以来湄杭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总之,观毕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浙江大学在遵湄办学七年的整个历史和意义。浙大西迁不仅保护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也培育了数量可观的青年科学家,使相对闭塞落后的黔北地区输人了东南沿海地区现代文明和科技文化的气息,推动了中小学教育,并以良好的学风长远地影响着当地教学风气,推动了黔北农亚科技的应用和髙级农技人员的培养,使我们看到了浙大教授们的高风亮节,学生刻苦治学的精神。’对进一步弘扬求是精神,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朽盛事铸辉煌 ——浙江大学西迁湄潭记略》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