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日记 (1951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北京

晨睛,房中52°,754 mm。晚起风,罚。。
北京晨睛,房中520 , 754 mm。晚起风,罚。。

  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开始。
  晨七点起。九点至院。上午和正之、孟和、仲揆、慕光讨论1952 年预算问题。
  仲揍忽提出地质、古生物、土壤三所因在南京有旧圈子不易打开,要全部迁到北京问题。并谓地质工作人员到北京后,见物理所新建房屋空在那边,而地质工作人员竟无立锥之地,对于科学院不胜抱怨云云。此事系孙殿卿等之主张。缘地质调查、所诸人不愿拆散,故到如今调查所和研究所的同人仍原封不动。但事实上1952 年经费文教会给科学院至多14∞亿,能移于建筑者不多,如气象、物理化学、昆虫均要造屋,地质再加人,则建筑费必占很大部份矣。以后允地质一百亿,仲揆始匆匆去地质会议。
  午后二点半到院开微生物保藏委员会,以适逢一届政协会议第三次全国委员会开幕,故未能往。今日在怀仁堂,到会者656 人(可坐712 人) ,计全国委员143人,罗tl席各院部负责人247 人,特邀列席军工农劳动战斗英雄266 人。有教育文艺工作,无科学工作。但有专家教育工作人员,以小学、中学为多,大学只高尚荫一人。毛主席致开会词,约廿分钟。次周总理报告,政治报告分目前形势、外交与国防、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民族关系和统一战线,共七点。文教、经建由下次报告。
  五点毕。分组讨论,计分为廿五组,每组三人召集。余在20 组,与何长工、钱正英为召集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