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日记 (1949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北京

晨睛,午阴,下午睛。房中66°。

北京 晨睛,午阴,下午睛。房中66°。

  上午潘咏台来。十点卫生部成立典礼,中午中兴楼中餐,均未往。
  晨六点半起,天方微明。八点三刻至马大人胡同科学院。七点院中会报,到孟和、长望、悻子强必须与房子一起交来。该屋原为中美基金会出资建筑,现藏有北京图书馆购买生物方面书籍。因北京图书馆为文化部接收,故兼欲接收静生生物调查所之屋宇。
  下年度预算定本月交政务院,故须即日出函催沪、宁赶制。
  有前澄衷中学东二斋同学苏州人潘惠芬者,光绪末年1908 别后素未谋面,今日其公子咏台来见,欲谋事。潘本人改名畹九,住苏州大儒巷62 号,在汇丰银行任职卅余年,日寇抵沪汇丰解散,闲居。其子咏台在北洋电机系毕业(现住东单二条25 号) ,欲谋事。余告以大连需人,但渠又不愿往,余又何能设法耶?接卫琛甫寄来关于”徐福系日本神武天皇”之发明。琛甫近在香港工商学院及香江学院两私立学院任教,谓书籍少,除糊口外,难得作学术上之供献,愿返国研究云。余略浏览其所寄著作,觉并无特别之见解,但余为外行,当交历史家一阅。中午回。
  下午阅J. D. Bemal 著The Freedom 0/ Necessity 50 页。晚涂长望、冯秀藻来,谈气象总台之组织。拟在京设气象总台外,另设秘书、业务、气候、训练、仪器等五处,共需用第一年一百余人;外设八个区台,上海、青岛二分台及20 个飞机站,总共需预报员80 人,现至多只40 人,测候需400 ,现只100 。来余处求事者计有孙毓华、么枕生、游学泽、杨春堂诸人。
  接卫琛甫函(并”徐福即日本神武天皇”文中英文稿) 钱俊瑞函孟醒人函寄杨允中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