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日记 (1948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南京

晨阴69°。日中微雨数次。下午66°,阴。晚雨66°。

南京 晨阴69°。日中微雨数次。下午66°, 阴。晚雨66°。

  锦州危急。太原城郊激战。至孝陵卫农业实验所。《大公报》上见张靖子(丙辰)著《中国天气》文。
  晨六点即起。因晚间发北风,天气骤冷。因刚复言今日地理学会有采石矶之旅行,故于6:30 往中大。以为是学术性的旅行,至中大大礼堂门口始知全为游玩性质,中大地理教员均未参加,故遂退回。十点左右在气象局山西路办事处前拍局中同人照,余与严德一亦参加,局中有李鹿苹、苑礼恭、毕中道、王维屏、王炳庭,均为东大学生;叶桂馨、卢差,中大学生;欧阳海、阐家卖、段月薇、张汉松、束家鑫,为浙大学生;萧望山与金廷秀,为气象班学生。现在南京有人员130 ,其中约30 人在北极阁上气象天气预报组,尚有调用人员中曾广琼亦气象班学生也。
  十点半借严德一至孝陵卫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沈海搓以病感冒未到。见副所长吴福帧(雨公) ,知战时旧建筑大部尽毁,惟新建筑已不少,分为农艺、土壤、病虫害、蚕桑(孙本忠)等十余组,遇朱凤美等诸人。余与严德一经马君领导参观农业机械部份,经美Intemational Harvest Co. 之补助,有农业机械教授四人在此协助,各种收获、种植机械均有。次至园艺杂粮部,见有红薯产量之比较。以红薯挂种于苞谷上,可以增产量不少。如平均亩产3000 斤红薯、450 斤苞谷,如红薯挂种于苞谷上可得苞谷370 斤,红薯3700 斤,因挂种后红薯产量大增也。次至稻米部,正在配梗、柏二种之杂交,又有蒸谷米,经试验知可增Vitamin B 云。午后假寐半小时。
  五点至珞咖路22 号。
  六点偕肖堂与蔚光至华侨招待所。气象局招待到会之气象学会、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到石延汉、薛钟彝、傅承义、陈宗器、李善邦、叶桂馨、徐尔额、国华、厦千、刘恩兰女士、长望〔等〕卅人左右。席间蔚光发起为余预备明年祝六十寿辰出纪念专刊及气象局中建筑纪念室,余闻之大有啼笑皆非之慨。九点回寓(气象局)。十点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