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
〔吉安泰和南昌〕晴
南京失守。
晨六点起。七点半偕刚复、承佑、滕和卿四人乘四号车由大同旅馆出发赴泰和。途经吉安之飞机场,见有4 发动机新白俄国来者,在场上露置,一无保护,颇怪当局之不注意。八点二十分车抵泰和。由和平门即北门进城,至县署晤县长鲁绳月,湖北人,在任两年余。余等约其同赴上田看萧家屋,只离城六里许。称萧百万,以盐业起家,名萧炳南。子名绍典,孙名葡春,曾登两榜,并喜搜罗书籍、造图书馆。
葡春为绍典之长子,尚有弟三人,各占一屋,以是屋宇鳞比。葡春之子居沪,据保长萧开元云,系〔在〕大夏读书云。余等偕鲁县长及保长至萧屋环视一周。屋之结构甚佳,高敞,而梁柱门窗均有精细之雕刻,惟楼板及窗均毁。非毁于共产党,而毁于共党去后之兵士。共党占泰和河西不过六月,而河东至六年,因来往兵士迭次迁调,故楼板等尽作薪炭。萧家子孙现有二家已回。即在此进面食。据鲁绳月云,泰和出酱油、纸、粮食、震糖等,全县人口十九万,共乱前二十六万。田赋九万元,共乱前廿一万。鸽矿税三万元,每吨抽税二元。曾向河南省移民数百人,但未得效果。
河东一带迄今尚极荒凉,有田元人耕。十一点至附近村落一观,计有五村落,均属萧氏。其中以萧百万屋为最大,亦最空,计九幢(连祠堂在内) ,离马路及赣〔江〕均里许而已。交通方便,出产丰富,兼有屋宇,故颇适宜于大学暂避也。
次至两里外之大原书院,亦系萧百万家所建而被毁于兵者。但屋宇均尚完好,惟楼板、窗户无存而已。据县长云,伤兵委员会派泰和县住六百伤兵,拟以此为伤兵院,但为浙大计,则相距咫尺极不相宜,故非兼有之不可。由此回至泰和县己十二点半,适遇警报,在电话中询得日机方轰炸吉安飞机场。在泰和汽车站旁之仁义旅馆中膳。至二点解除警报。乃别鲁县长回吉安,途经飞机场,见二机已毁,尚有余烬而已,盖此二机不及上升也。至大同客钱收拾行李后别周承佑,三点半出发向北,五点半至棒树,留滕和卿在中西旅馆。七点四十分至南昌,则洪都已人满,由叔纲托周承孜在花园饭店膳厅搭铺得下榻所。晚膳后晤叔纲、柏庐。十二点睡。